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八十九章大采購
  第八十九章大采購

  因為北京已經將這些貨物都擺出來。

  這種自信讓周王信服之余,他立即決定大采購。別的不說,有多少火銃火炮,他就要多少火銃火炮,無他,在很長一段時間,南洋地區的漢人數量還是不夠多。稱不上主體民族,控制這么多的地方,自然需要更強悍的武力。

  完全火器化的軍隊,根本上將武勇這個因素從戰斗之中剔除了。

  是對戰斗的革命性改革。

  周王世子想要下大訂單的同時。發現另外一個人也要下大訂單。不是別人。正是楚王派來的使臣。

  比起周王一脈,楚王一脈在爪哇更是百戰之地,楚王遲遲不能并兩王而一爪哇。是不想嗎?不,做夢都想,只是不能而已。

  而今他們在北京打探到一些關于新軍的操練辦法,畢竟,編練六十萬人,這么多人怎么可能不泄密。他們對火器的渴望比周王一脈更強烈。

  周王世子本來想與楚王一脈爭斗,但是他心中一動,暗道:“這或許是一個辦法。”

  很快消息就來到了何夕這里。

  何夕一看,大笑道:“很好。很好。”

  周王世子將南洋所有勢力都聯合起來,一起向北京采購,要求壓價。

  這有幾個好處,第一個好處,量大價低。第二個好處,就是將這些火器的分配權拿到手中。這也是一項權力。而且大家有多少實力就拿多少火器,也不會做出與打破力量平衡的事情來。

  比較,他們雖然在南洋聯合,畢竟不是一家。

  他們之間也是有分歧的。

  何夕之所以將火器拿出來賣,其實也有迫不得已的地方。無他,就是財政問題。

  一方面是打仗所需要的錢財,幾乎是無底洞。誰都不知道下面能多花多少錢。每一次打仗之前,都盡可能多列預算,但是一打仗就超支,一打仗就超支。

  楊士奇都快瘋了。

  這讓他的財政計劃根本不可能完整進行,本來要做其他事情的錢,全部拿來充足軍費。

  這給楊士奇增加了多少工作量。

  甚至何夕一度也就覺得,前線某些人是不是從中間撈錢了。

  畢竟,北京花在打仗上的錢,說金山銀海都是少的。

  不過,何夕覺得前線將士不至于如此。不過,說起來一枚炮彈大概大概幾十文。開一炮。火藥炮彈火炮全壽命損害。大概也就幾十文錢,但是奈何前線打仗,大手大腳,每一戰,不是幾十門上百門,打上幾十輪甚至更多。這就要好幾千元。甚至更多。

  也就是火器時代戰爭消耗,是后方這些文官所不能適應的。

  也是何夕所不能適應的。

  畢竟冷兵器時代,不要看影視劇之中,弓箭遮天蔽日。但實際上,每一個士卒最多帶兩三壺箭,一般只有一百支箭上下。而很難有人一口氣將這么多箭矢都射出去。

  大多數時間,弓箭消耗不大,消耗最多的是人的力氣。

  輪刀子的力氣,殺人的力氣。

  所以糧草是最重要的。

  而今火藥,火炮,這些都是消耗品。

  而且每打一仗,都會增加后勤消耗極限。何夕都不知道,前線到底要多少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。不過何夕倒是還有寬容的態度,畢竟美國人要幾萬發才能打死一個敵人。而今才到什么地步了。

  但是楊士奇頂不住了。

  所以必須有額外的收入。

  但是去什么地方搞額外的收入。

  每年的進項都是固定的,很難有大規模進項。

  何夕想來想去,最后想到了武器上面。

  與南京方面完全不一樣,那就北京武器生產是過剩的。

  一方面是北方的工業,一開始就是軍事工業,在這方面是有很深厚的積累。這一點要遠遠超過了其他產業。而且何夕為戰爭做了很多準備,特別是武器生產方面。

  比較,在何夕看來,這是他們最大的地盤,所以特別加強了。

  導致而今,火器生產過剩了。

  囤積了很多火器,而且一些火器已經到了過時的地步。

  畢竟,經過大規模征戰,很多新發明的武器在戰場有這樣那樣的毛病,也是很正常的。當然了,因為是何夕擬定的藍圖。整體架構上問題不大,但是很多細節上做得不到位。

  比如,刺刀的長短,還有槍身上面一些細節處理。

  所以,最近要對新生產的火器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。這些原本庫存的不能說部能用。

  自然也就落后了。

  當然了用未必不能用。但是有最好的,讓將士們用不好的。這也不大好。

  而今正好。

  將這些火器專賣到南洋去,不僅僅能夠大賺一筆,為朝廷增加一項進項,另外也能拉近與南洋之間的關系。最后,還能為北京開辟財源,增加一項拳頭產品。那就是武器。

  更不要說,武器生產越多,生產成本也就與越低,這也算是降低了戰爭成本。

  至于周王世子的小算計,在何夕看來根本不是事。

  于是爽快的答應不了,周王世子的小要求。

  在經過一系列唇槍舌戰之后,雙方簽訂了兩千萬元的軍火采購大單,總計有二十萬支火銃,千余門大炮,與配套大量火藥與彈丸,還有炮車,船只,被服等軍需物資。

  一下子讓北京朝廷吃飽了。

  這兩千萬的物資在北京軍需體系之中,大概不到五百萬元上下。其中利潤可想而知。更重要的是,周王世子已經南洋很多人并不僅僅采購軍火,軍火是額外的。他們也沒有帶那么多錢。這個時候新成立的商業銀行也就各顯神通了。

  總之,南洋這一趟,讓北京上上下下都吃飽了。

  而周王世子想見何夕這一點小事情,何夕自然也允許的。

  周王世子見到何夕,如何行禮自然不用多說了。周王世子先說了一點,似乎不相干的話,他說道:“外祖先前來信,言南京諸將皆老,不足為慮。后輩之中,唯有盛庸可堪一戰。不知道,姑父如何看盛庸。”

  “盛庸?”何夕說道。他心中卻暗暗思索,周王世子這哪里是在說盛庸,而是在暗示,他外祖父乃是潁國公馮勝,他周王一脈在大明還是有牌面的。有價值的,也是有能力的。

  何夕說道:“盛庸是一員良將。”

  何夕知道盛庸要感謝他。

  歷史上的盛庸,作為一員大將也是在史書上留名,但僅僅是留名而已。但是而今盛庸不一樣。他雖然還不是南軍主帥,但是他必然在軍事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  無他,他現在在做的事情,將古代軍隊轉變為近代軍隊,或者現代軍隊上有自己的貢獻與見解。他雖然是跟隨北京走這一條路的,但是不能忽略在某些事情上的獨創性。

  有時候,人的選擇與時機,對一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。

  盛庸的才華,并沒有比歷史上的盛庸高。但是用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之中,就是開創者之一,必然被后世所銘記。甚至會拿他的改革與北京方面的改革做對比研究。

  很多時候,不能因為拿破侖的光輝萬丈,就以為奧地利軍隊就沒有可取之處。

  周王世子說道:“姑父,我父王有心助姑父一臂之力,只是南洋掣肘眾多,還請姑父見諒。”

  何夕一聽,暗道:“提條件是嗎?”

  何夕說道:“既然如此,就讓令尊放心,安心處理南洋的事務,不要為我擔心,我會處理好的。”

  周王世子頓時有些不能理解,他不理解何夕為什么這么說,送上門的助力,難道不要嗎?

  何夕見狀,心中決定說清楚一點,他說道:“南北之爭,乃名實之爭。令尊如果有意下場,我自然不會說什么。如果無意最好不要身處嫌疑之地。我記得,周王殿下與燕王殿下關系很好。世子有意,不如去看看,燕王在做什么?”

  何夕對于南洋是否加入戰場這一件事情,也是有過思考的。

  最后,還是免了。

  何夕而今已經要站在勝利者的角度思考了。如果說在奪取天下的時候,有過多的外力干涉,將來施政就不大好辦。

  而且對于南京也沒有道義上的優勢。

  何夕直接謝絕了。

  更是暗示,周王如果派軍隊回國,他最擔心的不是周王相助,而是周王是不是想下場爭奪皇位。

  這頓時將周王世子給嚇住了。

  周王世子連道不敢。

  畢竟周王在南洋混得不錯。但僅僅是不予錯而已,不管是南北都由于壓制周王的實力。周王只是想錦上添花,可沒有想爭奪皇位的想法。畢竟,周王很早就知道,他們是沒有機會的。

  于是何夕又安撫了一下周王世子,答應南洋諸王在北京做生意很多便利條件。這才讓周王世子走。

  總體上來說,

  南洋諸王在經濟上與北京聯系日益緊密。這對何夕就已經夠了。這種經濟聯系讓他們在大義上支持北京。不可能投向南京就行了。

  至于更多的。何夕不需要。北京也不需要。

  周王世子離開之后,也很好奇燕王而今在做什么,就打聽了起來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