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八十七章雙方都大捷
  第八十七章,雙方都大捷

  故而,那一戰之后。傅友德雖然撤回來了。他面對的也是很嚴重的問題。那就是缺醫少藥。

  是的,葉沈這邊缺醫少藥,傅友德只會更缺,要知道他已經輕裝了。帶的東西非常少,幾乎沒有帶什么藥品,再加上急于與葉沈所部脫離。所以,根本沒有給傷員療傷的可能。只能帶著急速行軍。

  如此一來,一路上,傷員死亡數量相當之多。

  甚至連挖坑埋了的時間都不夠。

  只能,火葬。

  如此種種,對軍心士氣的傷害非常大。

  但是傅友德有什么辦法啊?

  傅友德沒有別的選擇,無他,損失太大。打得時候,傅友德所部,有一股傲氣,這一股傲氣不是別的。就是大明這幾十年來,對外屢戰屢勝。從無敗績。

  一時間打得上頭,根本沒有感覺。或許說是集體狂熱。

  但是等熱血冷卻了,看著身邊這么多傷亡,很難沒有人心動搖。

  傅友德很清楚,這一支人馬,最近不能用了。不能再打了。很容易崩的。但是他又要這一支軍隊保存戰斗力,畢竟,這里附近還有其他北軍。

  有些戰事,不是他想回避就能回避了?

  怎么樣才能讓傷亡慘重的部隊,迅速恢復士氣。

  對于這個問題,傅友德的答案是,放手劫掠,屠城,屠村,讓將士們釋放出心中的暴虐。

  這種辦法,在古代戰爭之中,屢見不鮮。在損失慘重的攻城戰之后,將領都下令洗城,都有這方面的意圖。

  對傅友德來說,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

  果然在無邊殺戮之中,似乎傅友德所部恢復了士氣。更是得到不少財物與食物,這才很快回到了安陵堡附近,與大軍匯合。

  到了這個時候,傅友德才算是松了一氣。

  他不知道該怎么給后方匯報戰事。但是傅友德不可能謊報戰報,只能一五一十的稟報上去。至于結果,就要看南京的想法了。

  ------

  似乎,南京與北京心有靈犀一般。

  北京官報與南京官報,同時宣傳大捷。

  北京宣傳為齊家務大捷,因為交戰雙方距離最近的一村落就是齊家務。而南京宣稱是天津大捷,因為,傅友德已經距離天津非常近了。如果沒有葉沈阻攔,飲馬天津,是大概率事件。

  但是到底是怎么回事?自己心里清楚。相傳,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,狠狠摔了幾個花瓶,都是官窯精品。

  而在北京這邊,情況又大是不如。

  朱雄英聽到消息之后,立即來見何夕,說道:“姑父慧眼,葉沈可擔大任。葉沈可擔大任。朕要封葉沈為侯?就滄州侯如何?”

  何夕說道:“陛下,我覺得葉沈在這一戰之中,進退失據,被傅友德牽著鼻子走。如此封賞,恐怕不能讓天下信服,名爵乃天下名器,不可輕率授之。”

  朱雄英說道:“姑父不要對下面太過苛刻了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倒不是臣苛刻。這也是保全之道,臣不客氣的說,葉沈的能力,天下定鼎之后,國公之中,必有一席之位。只是他到底是太年輕,壓一壓也好,更何況他這一戰的確不漂亮。”

  不僅僅不漂亮,而且讓何夕心疼之極。

  何夕拿葉沈所部做種子軍隊的,畢竟大明大部分軍隊都還沒有改造。火器雖然多,但也僅僅是葉沈所部是純火器部隊。死這么多人,不知道,該怎么補充的。

  有一件事情,已經迫在眉睫了。

  那就是擴大教育體系。這一件事情一直是解縉在做。但是解縉的思路與何夕的需要有一些差別。何夕想要的大量人才,與解縉理解大量人才是不大一樣的。

  不僅僅是軍中需要人才,朝廷需要人才,連各地公司都需要人才,地方官府,甚至地方農場,各方面都需要足夠的人才。

  何夕雖然盡可能讓行政簡單化,好讓百姓適應。但是問題是,何夕不得不面臨一件事情,那就是他不管怎么簡化,本質上,新政對老百姓來說,與官府打交道,是變得更復雜了。更不是更簡單了。

  畢竟何夕盡可能讓政府直接對接百姓,減少中間層次,因為中間層次會在行政命令傳達之中謀取大量的利益了。給百姓增加大量的負擔。

  不過,何夕之所以壓制葉沈的爵位,并不是因為心疼傷亡,何夕到底是親自上過戰場的,知道戰場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,既然將方面之任給了葉沈。葉沈所做一切后果都敢承擔。

  何夕單純的覺得,葉沈這一戰打得不夠漂亮而已。

  葉沈這一戰雖然不漂亮,但是卻將自己的位置坐穩了。而今朱雄英已經沒有易帥之意了。

  既然如此,葉沈將來有太多大戰要打了。何必因為一場不漂亮戰事而封侯啊。

  朱雄英說道:“既然姑父這么說了,朕就堅持了。不過,將士們辛苦了。朕準備南巡河間等地,見一見下面的將領,嘉獎一番。姑父覺得如何?”

  何夕看著朱雄英微微一笑,說道:“正好,臣也準備南下,就讓臣陪陛下走一趟。”

  朱雄英這一番話是陽謀。

  朱雄英就是要在軍中有自己的影響力。即便河間方向的軍隊都是何夕所有。但是不管怎么說,這些軍隊都是大明的軍隊。估計很多將領對上層的問題,他們感受并不是太深。

  甚至有些遲鈍。朱雄英不求能將這些軍隊給拉過來,但是只要能擁有一些影響力就足夠了。

  皇帝在大明體制之中,具有先天優勢。

  朱雄英就是抓住了這一點。

  何夕對這一件事情,也樂見其成。反正他對而今的權力并不貪戀,該交給朱雄英的,也會交給朱雄英,他想做什么就去做吧。如果讓朱雄英安心,也是一件好事。

  朱雄英有些好奇說道:“姑父,你為什么南下?也是為了巡視諸軍嗎?”

  何夕搖搖頭說道:“并不是,是為了滄州慘案。”

  朱雄英說道:“傅友德做得的確可惡,但是也不至于讓姑父親自走一趟吧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下面報來,傅友德所過之處,屠村十八座,共有兩萬余人,不分老幼。殘酷的令人發指。但是不得不說,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。”

  “陛下,有所不知,其實河北府縣經過臣整頓之后,都支持北京,但是下面的百姓,有不少心向南京,畢竟太祖是在南京坐龍庭,百姓沒有那么多的心思,只覺得南京是正統。”

  朱雄英聽了這話,有些無奈,卻也沒有辦法,說道:“朕知道,但是無可奈何?朕總不能與這些愚民置氣吧?”

  朱雄英倒不是不想,奈何這樣想法的人太多了。如果僅僅是一個兩個人,朱雄英早就殺了。但是這是幾十萬,上百萬人這么樣想,朱雄英也只能與不與這些人置氣了。

  總不能將百姓全殺了吧?

  不可能的。

  何夕說道:“而今,卻有了轉機。”

  朱雄英也是聰明人,一點就透,說道:“你的意思是說滄州慘案?”

  何夕說道:“正是,要讓天下人知道南京的真面目,特別是讓河北百姓知道,他們在南京方面看,已經是逆賊了。對于逆賊什么辦法都可以做,再有,如果讓南邊掀起反對傅友德的浪潮也不錯。”

  “臣也看過下面的戰報。”何夕不由搖搖頭,似乎在品味戰報之中的苦澀,說道:“傅友德太難對付了。老而彌堅。如果能換帥,就再好不過來了。”

  朱雄英聽了,也是一笑,說道:“姑父想得太好了。朕那弟弟,決計不可能如此不智。”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