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七十章軍制田制
  第七十章軍制田制

  何夕說道:“那就一項一項的來,你剛剛說遼東好辦,那就先從遼東來辦。不過,朝廷的土地不能白給人,每一個人想要土地,就必須為朝廷交稅,就是血稅。”

  劉璟一愣,說道:“你的意思是征兵?”

  何夕說道:“正是。大戰在即,豈能不擴軍,而今這戰事才剛剛開始,還不知道要打上幾年的。怎么?你覺得高麗人,不愿意為大明效力。”

  這一場大戰,最終會死掉多少人。何夕是不知道的。但是何夕卻喜歡死亡的人口比例更符合他的心意,而遼東的問題就是高麗人過多了。誠然,何夕也知道,其實這世界上的底層百姓,很少有國別認識。即便有,時間長了,也就忘記了。

  兩三代后,這些高麗移民的后代,別人說他們不是大明百姓,非要生氣不可。

  但是那是將來。

  日本的反復,提醒了何夕。很多事情,不宜想太遠。眼前的事情不解決,想再多也是沒有什么用處的。

  所以,將大量高麗人投入戰場之中,戰后出色的提拔成為軍官,在全國各地任職,一般的人,可以分散到全國各地屯田,至于死在戰場上的人,也就死了。

  大明人都死的?高麗人死不得?

  如此一來,也可以減少內戰的傷亡,改善遼東的人口結構。

  劉璟說道:“何大人,其實你不必另眼看高麗百姓,且不說高麗百姓之中漢人不少,而今十幾年過去了,大部分高麗人都會說漢話,與漢人無疑。也愿意為朝廷效力。畢竟他們在高麗僅僅是奴婢。任人宰割,而在大明卻當了人。雖然在大明這樣那樣的問題,但是他們對何大人您從來是忠心耿耿的。愿意效死的。”

  何夕有些奇怪說道:“為什么?”

  劉璟說道:“因為當年你辦那一場大案。其實大人你沒有注意,真正在廠礦之中,任上面欺凌不敢反抗的,高麗戰俘居多。他們本來以為這就是理所當然的。但是,是你告訴了他們,這不是理所當然的。您當年壯士斷腕,這些年沒有人敢對他們過分。所以,他們對您特別的崇拜。”

  何夕一時間有些恍惚,不敢相信。

  是他親手覆滅了高麗王朝,雖然最后的棺材釘,不是他釘下來的。但是這些高麗人背井離鄉,從家鄉到遼東安居,其中顛沛流離,是何夕主張,操辦的。

  而這些人恨自己入骨,何夕是很能理解的。甚至有高麗人隱藏在暗處,準備刺殺自己,何夕也覺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,但是高麗人崇拜自己。卻讓何夕難以理解了。

  是何夕低估了自己將人當人,這個很簡單很樸素政治觀念對人影響,畢竟高麗王朝的政治結構,還類似于中國南北朝,世家大族統治一切,百姓更多是奴婢而已。除卻僧人幾乎沒有出頭之日。

 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高麗底層精英,寧可去死,也要搏一個微薄的希望。

  而何夕雖然打敗了他們,但是對于很多高麗奴婢來說,他們得到的更多,特別是而今他們能夠得到了土地,對與高麗底層寒門,讀書人來說,他們有了出頭的機會。與高麗官職都被上層把持不一樣。

  遼東的機會很多。

  雖然說,一開始對高麗人信任有限,不開發高級職位。但是高麗人占據遼東相當大一部分,這個事實不可能改變的。如果強制壓制高麗人的精英不許他們有出人投地的機會,那就是將這些人推到另外一邊。甚至成為遼東危險的源泉。

  劉璟的政治手腕,可不是這么差。

  于是,在劉璟的治理之下,將很多高麗精英提拔起來了。雖然最高的依然沒有當什么大官,但是一步步向上走的趨勢很明顯,雖然在官場上也是有一些歧視的,但是對于高麗大族與寒門讀書人之間,不可逾越的天壤之別,根本不一樣的。

  前者,你只有做的好。是有能沖破的。畢竟,大明海納百川,朱元璋一開始就有積極的民族政策。蒙古人都能在大明身居高位,更何況高麗人?高麗人原本就有在大明當官的。只是數量比較少而已。后者,除非造反是沒有什么辦法的。

  除卻高麗頂層門閥與高麗王室之外,絕大多數人并不覺得高麗王朝滅亡對他們有什么害處,自然感激何夕。當然了,這或許也是高麗人事大傳統了。

  劉璟說道:“我個人估計,遼東高麗人征召十幾萬人是可以的。不過,這些人你準備怎么安排?是不是要動軍制?”

  劉璟目光如炬。

  大明兵力已經釘死了。就那么多個衛所,正兵死后,余丁補充,但是問題是,而今大明軍戶大多是開國之戰的士卒的子孫,雖然繁衍生息,但丁口并不多,遠沒有到補充源源不斷的地步。

  也就是而今大明三百多衛所,一兩百萬軍隊,死三四茬,就會出現后繼無人的地步。

  當然了,何夕并不覺得,會有這么夸張的。但是具體到某一個衛所,給打的不能補充人丁卻是很正常的。

  但是大明軍戶與民戶是分開的,民戶不會當兵的。除非朝廷將民戶勾勒為軍戶填補衛所空缺。

  何夕顯然沒有想這么做,那么這多出來的十幾萬人丁,是怎么樣的身份就很重要了。

  何夕說道:“存而不論。”

  劉璟看著何夕,卻沒有再問。

  劉璟知道,何夕一定會對兵制下手的。只是不知道何夕具體是什么章程。不過,劉璟倒是支持何夕對軍中下手,倒不是覺得大明衛所制度有多大的缺陷。而是何夕是文官。

  劉璟內心之中覺得,大明走到今日這個地步,與軍中武勛跋扈是離不開的。劉璟覺得如何沒有武勛跋扈,即便朱元璋沒有安排好身后事,不過是朝廷之中一場爭斗,死得人再多,也不過是一些官員。但是參與奪嫡的人,內心之中,應該有這種準備的。

  而不是現在的樣子,天下兩分,骨肉至親,卻各持其勇,各展其能,殺死對方而后快。

  無數百姓卷入其中,沉溝壑,填車轍。

  壓制武勛,讓大明回到一個正常的文官政府,是遲早要做的事情。畢竟任何一個中國人,都不想回到五代亂世之中。

  怎么改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大明軍隊必須是朝廷的軍隊,而不是這些武勛的軍隊。而且劉璟也看得出來,何夕對樞密院制度安排,大小相制。讓真正的大權到了內閣手中。

  另外,軍隊從來是核心的核心。對軍隊下手,更是需要小心謹慎。提防走露了風聲。

  何夕想了想,也不可能一點不透漏,畢竟還要人家做事,最少要給他一個方向。

  何夕看似無意的說起來前線奏疏,說道:“葉沈與鐵鉉都說,軍中缺乏合格的軍官,畢竟而今火器時代已經來練了。”說到這里,何夕微微一頓,將火器時代的一些特性,細細給劉璟講了。然后繼續說道:“而一個合格的軍官,不僅僅要有武勇,還有識文斷字,精通數學,繪畫等科目。我已經準備在京師建立講武堂,并在前線各府縣,建立起隨軍學校,從此,各軍將領,必須從軍校畢業考試合格之后,才能上任。”

  劉璟一愣,看著何夕,一時間說不出話來,他好一陣子才顫顫巍巍的說道:“何兄,你做得這一件事情,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,先帝沒有看錯你,果然是經天緯地之才。”

  「今天兩更,最后兩天沒有保證全勤,郁悶中,今天就算請教,明天就不休息了。」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