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一百六十一章工業革命與政治改革的聯動
  第一百六十一章工業革命與政治改革的聯動

  蘇伯衡說道:“朝廷直接管理小民。這樣的事情,不是沒有做過。暴秦做過,下場如何?前宋也做過,冗兵冗政,乃至于冗吏。前宋賦稅遠朝本朝,然后能動用賦稅,卻遠不如本朝。”

  “假設,一個縣,一萬一千戶。如果朝廷直接管理到每一戶,則一百一十戶為一里。一萬戶,要一百個里長。要六房書辦,衙役,乃至于衙門書院所需要的仆役,這粗粗一算,最少要一千多人,甚至一千多人打不住。而這樣的一個小縣,按現在的情況,一萬一千戶,不過是男女丁壯四五萬人而已。不計算孩童。即便最低的吏員,一年算十石糧食。不能再少了。一個人一年都要吃糧兩三石糧食。更不要說。每一個人都是家人的。養家糊口。十石糧食,夠不夠一家人吃穿用度,還不好說。如此統計,支撐小縣的俸祿,都要萬石左右。而開支之中,俸祿僅僅是一部分,除卻俸祿之外,還有其他開支。而這樣的小縣,一年下來,上繳戶部多少賦稅?北方與南方有差距。大抵上是北方兩萬石,南方三萬石左右。當然了,江南膏滋之地,不在其列。可以說,按陛下的辦法。全天下再撐起本地開支后,能上繳朝廷賦稅的地方,少之又少。須知,縣里只有一個縣衙,但是府里卻有府衙,同知,而省里有三司,到了朝廷衙門更多,而俸祿更高。一句話,朝廷治理地方,將縣城之外,委托給士紳,并非因為信任。也不是因為放縱,而是因為不得已。”

  “即便是漢代,重民生,也是重三老而已。而今的糧長鄉紳,今之三老也。”

  “如果真按陛下的想法,朝廷直接管理到每一戶百姓。這里我說的是每一戶百姓,而不是一個。就已經難以承受了。陛下查黃冊,出現很多隱逸的田畝。但是實際上,人丁冊,里面更不靠譜。那一年沒有生老病死之事,但是并不是每一個老人去世,就去衙門登記,人丁冊子上,與每一個人十有八九對不上號。但是這種情況,朝廷管得不多,只需里長,能讓每里按時出丁就行了。但是按照新的管理模式。這出丁之事,根本不可能籌齊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說到底是錢的問題,錢的問題,遲早不是問題。”

 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。這一句話,太正確不過了。

  如果說,沒有工業革命的話,朱元璋如此做,簡直是在找死,行政成本太高了。而且管理難度也非常大。農業社會的根本不可能供應這么官員,何夕一開始也覺得時機不成熟。

  在何夕內心之中,必然是在遼東的工業生產模式擴散到了全國之后,再發動不遲。

  只是朱元璋既然有這個想法,箭在弦上不得不發。何夕內心之中,已經做好了將政治改革與工業革命一起推行。

  蘇伯衡嘆息一聲,不說話了。

  本質上,蘇伯衡是反對這樣做。此刻蘇伯衡內心深處,已經有一個念頭了,那就是:“不如歸去。”

  解縉說道:“既然,陛下已經下定決心,自然是思慮萬全。故而我們只需想如何辦便是了。”

  何夕點點頭,說道:“不錯,正是如此,這才是當務之急。”

  解縉說道:“學生以為,今日之事,要先放出風去,爭取天下士子之心,此事學生可以承擔。”

  解縉在報業也是有些名聲,他也算是因為報紙這種新興媒體所造的天下名士。在這一件事情,是很有能力的。

  何夕說道:“那這一件事情,就交給你了。”

  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,這一件事情非常重大。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情,誰支持誰反對?只有知道誰支持,誰反對,才能對癥下藥。”

  “首先,在朝支持,在野反對。”

  “這一件事情,本質上是擴張朝廷權力。那種依附朝廷的官員的力量大增,而在朝廷之中沒有占到位置的人,他們在鄉野的名聲,依靠親族民望,這樣的人就會被打壓了。”

  “他們自然會反對。只是大明初建,兵強馬壯,地方上一些小事情,不足為懼。這些人只會隱藏起來,改易大明律這一件事情,對他們來說,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。不過,一旦行新法不利,天下鼎沸,就是此等人所為。”

  “其次,士大夫。是理學儒門以何治天下?禮法。禮法何用,等貴賤,別尊卑而已。陛下皇權之下一律平等,對于百姓自然是好事,對于,士大夫來說,卻是降低了地位。這些人一定會反對的。讓他們與泥腿子一律平等,簡直是笑話。”

  “這才是最大的阻力。”

  “只是,這方面也不是問題。天下在陛下面前敢于強項的人。已經沒有幾個了。陛下只要有意,這也不是問題。”

  “不過——”

  姚廣孝一下子沉默起來。

  何夕問道:“不過什么?”

  姚廣孝起身,徘徊了幾步,最后嘆息一聲,說道:“大人,天下之事,在內不在外,變法之事,亦是如此。王安石變法失敗,固然是因為舊黨刁難與反對,但是,如果新黨政策不出事,也不會到了罷去的地步。利不百,不變法。現在的事情,其實是小事,權謀小術也。真正要注意的是,法如何變,大人心中的天下大政,如何鋪展?這才是最重要。”

  姚廣孝說到了重點了。

  以朱元璋的權威,幾乎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。不要說什么變法不變法,就是倒行逆施,天下誰能阻擋?

  歷史上朱元璋最后幾年,大開殺戒,朝廷之上,也不見得有什么阻力了。即便朱元璋做下的事情,有很多的隱患與問題,最后也是在朱元璋死后爆發出來的。

  而今變法也是如此。

  權謀伎倆,都是小道也。

  真正大道之爭,才剛剛開始。

  說實話,何夕也沒有想到,變法這一件事情,會如此快的擺在明面上。他一時間也沒有具體的想法。不過,有一點可以肯定的,很多時候欲速則不達。今日固然可以將變法大旗高高舉起來,但是變法的事情,卻要一件一件的做下來,聲勢可大,步伐卻要穩。

  何夕說道:“姚先生所言極是,在我看來,今日改易大明律,不過是將已經在做的事情,上了明面而已。變法之事,其實不在南京,而在遼東。”

  姚廣孝心中一動,說道:“遼東?”

  何夕說道:“一地先行,再推廣到天下。故而沒有什么地方,比遼東更適合了。”

  姚廣孝沉吟片刻,說道:“大人,這個辦法不錯,進可攻,退可守。最重要的是可控。如果大人真來南京推行新法,我還真擔心。不過如何在遼東的話,那就好多了。真如大人所言,遼東其實早就開始變法。再次之前,名不正言不順,今日正名分也是極好的。只是有一件事情,卻不能拖了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什么事情?”

  姚廣孝說道:“遼東設省,推行新法,一府一縣,根本不起什么作用。于天下影響有限,更不要說,陛下已經將這一件事情抬到明面上了。想要低調也不可得。是以,遼東設省,正合時宜,以一省之地,推行新政,同時也好安置下面的人。”

  姚廣孝將在最后一句話,落了重音了。

  何夕心中會意,也明白姚廣孝。因為不管朱元璋為什么這么做,但是今時不同往日。有些事情,何夕要必須在意了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