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一百五十四章龍子鳳孫
  第一百五十四章龍子鳳孫

  馮勝沉默了好一陣子,說道:“咱們這位陛下-------”說到這里,馮勝嘆息一聲,不敢再說下去了。

  隨著這一聲嘆息,馮勝好像一下子老了十歲了。

  老人就是這樣的,內心之中有指望,有想法,與內心之中沒有指望,沒有想法的人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馮勝之前身體也談不上多好。但是一股精氣神撐著,并不顯得老態。

  而今一下子沒有指望了。馮勝整個人神態都有了巨大變化。

  “北邊準備怎么辦?”馮勝說道。

  徐達說道:“沐英在云南待的時間夠長了。陛下的意思召回沐英。”

  馮勝說道:“沐英?他頭上沒有國公,能坐上征北大將軍?”

  徐達說道:“沒有征北大將軍了。”

  馮勝一愣,說道:“沒有征北大將軍了?”

  徐達說道:“坐鎮前朝故都,手握百萬大軍。燕王又不在北平了。而今蒙古茍延殘喘,今日入侵遼東,不過是回光返照。你覺得,這個位置還需要嗎?”

  馮勝說道:“不需要了。不需要了。”

  時代變得不一樣了。

  一方面是蒙古太弱了。基本上與滅亡也差不多了。只要一口氣了。

  另外一方面,明軍戰斗力大大加強。遼東都司,北平都司,大寧都司,山西行都司,寧夏都司,每一個都司多則十幾萬,少則數萬雄兵,更有城池可以防守,韃子即便是傾巢而出。也拿不下來。

  如果不保持,對蒙古的進攻態勢,設立一個大將軍。總領北邊防線兵馬,其實已經沒有必要了。反而負面作用更大一些。比如,這掌握天下近一半精銳軍隊的大將軍,如果有了什么不該有的想法,該怎么辦?

  馮勝沉默了一會兒,又問道:“那滅殘元之功,陛下準備給誰?沐英嗎?”

  徐達說道:“如果沒有猜錯的話,應該是燕王。”

  馮勝表情木然,說道:“真是龍子鳳孫。”

  ------

  何夕休整得差不多了。朱元璋再次召見何夕。

  何夕還沒有來到乾清宮,就遇見了太子。太子也不是一個人。他正在送一個人。不是別人。就是傅友德。

  傅友德也來京師了。

  傅友德在處理九州的事情,將軍中事務托付給諸將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兒子傅忠。

  不管傅友德假公濟私也好。傅忠在傅友德手把手教導之下,在與日本軍隊,低水平的戰斗之中。充分發掘了自己的能力。越發成器了。而今主持十幾萬大軍日常事務,還是值得信任的。

  傅友德回到京師之后,與何夕一樣,先拜見陛下,然后休息數日。

  這一次也被太子召來議事。

  此刻太子正送傅友德出宮。

  何夕與傅友德也打了個招呼。與太子一起目送傅友德離開。

  太子說道:“何弟是來見父皇的吧?一起吧。”

  何夕亦步亦趨地跟在太子身后,說道:“臣弟遵命。”

  太子說道;“本來想下一次見面,是在遼東見面。卻不想父皇急召。卻見不得,你在遼東做得大好基業了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太子什么時候想看,什么時候都能去看。”

  “算了。”太子一擺手,說道:“估計這一段時間,孤是看不了了。不過,去不了遼東,可以在南京附近修建啊。孤之前就去過太平鐵廠。可見南京附近并非不能營造,你說是吧?”

  何夕說道:“大兄所言極是。”

  何夕雖然這樣說,但是內心深處卻不以為然。

  煤鐵資源的分布圖,就確定了,在北方發展要比南方好。很多人或許覺得,工業革命剛剛起來的時候,其實也不需要太多煤鐵的。長江沿岸也不是一點煤鐵礦都沒有的。

  武漢都能建鋼鐵廠,南京就不能了。何況還有馬鞍山鐵礦。

  之前這個問題,何夕不能回答。但是而今他已經能回答了。

  就一個問題,那就是開采成本與技術。

  一個好開采的鐵礦或者煤礦,要勝過無數鐵礦。而自古以來無數礦場都經歷過開采放棄,再開采,再放棄的過程。甚至到了現代,還出現過某些礦場的廢礦渣,搖身一變,成為寶貝的事情。

  之所以如此,就是一座礦場是不是可開采。在不同的時代,不同的技術條件之下,是有不同的答案的。

  后世稱之為煤鐵礦的,在古代很可能不是。

  不是說這些礦脈不存在了。而是古代開采技術太高了。

  在何夕看來,即便太平鐵礦的開采成本就很高。因為馬鞍山鐵礦,在群山之中,要開礦先修路。然后用火藥一層層爆破。如果不是何夕推動了新的爆破技術的發展。這馬鞍山鐵礦很可能沒有辦法開采。

  而遼東的鐵礦是什么樣子的。

  因為太簡單,開采一點也不困難。就是在遼陽東邊幾十里外,有一座黑山。這黑山綿延很長。雖然說鐵礦含量并不是太高。但問題是中國的鐵礦都是這樣。

  這是露天礦山。不,甚至有一些都不是礦山,是小丘陵,從運輸角度,還是開采角度,都太簡單。爆破的辦法更簡單。沒有一點開采難度。

  十幾里外就是遼河,可以接入遼河水系。整體上來要比馬鞍山鐵礦方便多了。

  是,北方鐵礦都比南方鐵礦方便開采嗎?自然不是。而北方鐵礦多,自然有好開采的,與不好開采的。選擇的范圍太大了。而南方煤鐵資源少,這是一個概率問題。

  在何夕看來,北方發展重工業才是正解。不過太子這樣說,那就這樣辦吧。反正政治因素干涉工業布局的事情從來不少。也不是什么新鮮事情。

  太子說道:“黃子澄來嗎?”

  何夕說道:“已經到了。”

  太子說道:“那就讓他去東宮報道吧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我躬行不了,就要多聽聽下面人說法。”

  太子知道何夕是朱元璋的人。很長一段時間,這種情況不會有變化。但是太子可不想將工業人才由何夕壟斷,黃子澄是何夕的學生,太子也將黃子澄當成了何夕的替代品。

  這是陽謀。

  不管何夕有沒有覺察都沒有用。

  太子一定要做的。何夕也總不能攔著自己的學生,不讓人家升官發財嗎?說到底,黃子澄是大明的官員,而不是何夕的私人。效忠的是大明江山社稷,也不是何夕。太子有足夠的辦法,讓黃子澄聽話。

  何夕說道:“我回去就讓他去。”何夕接過太子的話茬問道:“對了。剛剛潁川侯來是做什么?”

  太子說道:“兩件事情,第一件事情,那就是你要改口稱他為國公了。另外一件事情,就是我幾個弟弟也要正式就藩了。九州就有一個。這都要麻煩潁川侯。我自然要與潁川侯好好談談了。”

  何夕聽了,頓時代替潁川侯頭疼。

  高麗南部的疆域,一直沒有建立行政機構,一直由征東軍管理,大抵就是為了現在。而今看來,幾個王爺一封,看似不錯。但實際上,傅友德要麻煩死了。畢竟,朱元璋的兒子們,也不是個個都成才的。

  幾個不成才的就在傅友德這里了。

  “對了。”太子說道:“這一件事情,也少不得你幫忙。這一件事情,遼東也要出力的。孤可知道你有錢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那是自然。只要殿下一紙文書,遼東上下決計奉行。”

  這幾個王爺一打發,太子內心之中輕松了一些。心中暗道:“最大的根結,就在老二,老三了。你們就不能安分一點。”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