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一百六十二章絕路
  第一百六十二章,絕路

  其實,絲綢這個東西,從古到今都是高檔貨,即便是后世真絲面料的價格,也不會太便宜。須知,生物科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,絲綢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。依然是這樣的。更不要說古代了。

 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棉布成為了紡織業的絕對支柱,而不是絲綢。

  而蘇州的織戶們,雖然大部分產出絲綢,但并不是說,就沒有產棉布的。而遼東棉布產業雖然還有很大的限制,但是總體上來說,機器紡織布,要比人工紡織的好。

  手工產出物品,要比機械產出的物品好,這種概念,其實是在物資豐富之后,才產出的營銷概念。但其實,工業品戰勝手工業產品,靠得不僅僅是價廉,還有物美。

  再加上,南洋市場其實也很有限。雖然說,南洋大部分百姓,其實都不穿衣服的。真正穿衣服的人,都是達官貴人,雖然說南洋潛在市場極大。但是實際上,購買力并不多。

  作為最大的海外市場上的競爭,也會反饋到蘇州這邊。更不要說,何夕雖然要求,絕大多數物資不許往國內銷售,且不說,市場是連通的,即便這些物資不在國內銷售,其實也會影響到國內,單單說,何夕的命令,真能讓所有人聽從嗎?

  所以,兩者必然有影響。

  而今,就是無法判斷,這種影響已經深刻到什么程度了?

  是,雙方馬上要決裂不能共存?還是已經讓某些人感受到切膚之痛,不能忍受。還是會影響地方很多問題,這些問題當地士紳與官員,不能解決,反而想要轉嫁矛盾。

  或者說,這些問題都有,糅雜在一起,只是程度不同。

  何夕與姚廣孝相對而坐,沉默了好一陣子。

  何夕說道:“姚兄,而今局面,可有什么破局之法?”

  姚廣孝說道:“兵法之道,十者圍之,十則圍之,五則攻之,倍則分之,敵則能戰之,少則能逃之,不若則能避之。故小敵之堅,大敵之擒也。”

  “在朝廷之上,不知道多少手段,說起來天花亂墜,其實本質上也是一樣的。陛下登基以來,其實就意思到了,得百姓之心能得天下,得士林之心能安天下。打天下易,坐天下也不容易。”

  “陛下起于微末,知民間疾苦,故能得將士死力。而陛下登基以來,這么多年,風波不斷,正是陛下欲令天下士林臣服,而士林輕視陛下。一儒生,只需令一士卒殺之可矣,然天下腐儒,卻不是那么好對付的。大人入仕,不過十年有余,然后朝中大臣,入仕三十年者不在少數。而今陛下在,有陛下壓制這些人。一旦陛下不在了,大人要面對的,不是一個人。官場之上,從來論資排輩。大人這一點家底,雖然看上去不少,但是真與這些人相比,不過十一之數。而勛貴之中,老將凋零,而今不過魏國公,宋國公,潁國公三人而已,其他人都鎮不住場子。至于,他們的子嗣,根本不值一提,如果即便這三位都支持大人。但是在這三位走過,我也不覺得大人可以支撐局面。”

  “天下形勢如此,非戰之罪。”

  何夕揉著眉頭,細細思索姚廣孝的話。

  其中現代中國的印象與古代中國是完全相反的,如果用政治圖譜來分辨,古代中國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右派,保守的。這也是老大中國的特色,因為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時代,維系一個龐大的帝國,就已經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,耗費了無數人的聰明才智。再加上儒家思想,崇尚復古,固然讓絕大多數士紳,其實都處于保守派,對于變法什么的,都是抗拒的。他們最支持的乃是祖宗家法。

  這一點,是非常現實的。

  朱元璋用自己的權威給何夕背書,也不可能改變這么多人的思想,甚至在很多人看來,這還是真理。就好像變法而今就引起了很多社會問題。

  對于變法的壞處難以接受,對于其中的好處,視而不見。

  因為,在很多人看來,再大的好處,也比不上穩定的太平盛世,大一統的朝廷格局。

  去掉朱元璋的背書之后,何夕面對的敵人是非常強大的。

  但是即便如此,何夕面對的敵人也不是最強大的時代。畢竟,元代對是士大夫的摧殘,也是相當大的。真正有骨氣的士大夫,其實都死在宋末了。對于中華文明,乃至儒家一脈,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

  所以,士林的實力,比起宋代,乃至明中后期,差太大了。

  只是,雙方在朝廷上的力量對比依然懸殊。

  王安石,張居正這些人都是當世人杰,在政治上,比何夕厲害多了。但是他們是什么下場?而之所以有這樣的下場,并不是他們不夠強大,而是敵人太過強大了。

  而今何夕也面對一樣的問題。

  何夕沉悶的說道:“如此一來,我只有束手待斃了。”

  姚廣孝罕見有些猶豫,他欲言又止的樣子,被何夕看在眼中。

  何夕說道:“姚兄,都什么時候了。你就不要吞吞吐吐了。”

  姚廣孝說道:“我雖然有一愚計,但是我怕大人您不敢采納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你說。用不用在我。”

  姚廣孝說道:“用兵之道,無非以長擊短,避實擊虛。以我之長攻敵之短,如果在朝廷之上,我是沒有任何辦法的。即便將來的新君是皇長孫,但是一方面是變法,一方面是自己的地位,大人覺得皇長孫會怎么選?”

  何夕煩躁的說道:“說正題。”

  何夕不想面對這個話題,但也知道,朱雄英一定會選自己的皇位的。

  在政治中打滾時間長的人,都不相信人性。朱元璋是這樣的,何夕也是這樣的。他也不愿意用現實去考驗朱雄英的心性到底是怎么樣的。

  皇帝這東西,很難說靠得住。

  王安石與宋神宗之間的合作,已經算不錯了。但是王安石最后還是被罷相了。

  姚廣孝說道:“如果說戰場不在朝廷之上,就未必沒有勝算了。”

  何夕一愣,說道:“你的意思是?”

  姚廣孝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說道:“你知道,天下為什么重農輕商?”不等何夕說話,就自問自答起來說道:“乃是因為周秦之教訓,周為商之農官,商人其實并不是善于耕種,更精于貿易,否則后世也不會有商人之名。但是周卻可以破商,而且與六國相比,秦未免太乏味了,只有耕戰而已。但是,秦卻一掃天下。從此之后,天下人都明白一件事情,重耕戰者得天下。這個規律一直到現在。都是適用的。隋唐之際,關中農業發動,固然唐有關中,遂有天下,而今當今陛下起兵之后,以屯糧積谷,為天下第一要事,又有廣積糧之國策。”

  “糧足,兵自然精,糧足,則民自然安,糧足,則天下自然太平。民以食為天。”

  “有這樣一連串的教訓,你覺得為什么天下人覺得,你做的事情是不務正業,雖然看起來不錯,但實際上,是花架子的。”

  “大人,要真正讓天下人扭轉觀念,需要的不是朝廷上爭論,不是著書立傳,引用古代先賢之話。畢竟這些都是虛的,劉項原來不讀書,在朝廷之上的大臣,如果方孝孺和大人一般,才是少數的。大多少人只是承認現實,而不是畫出來的大餅。”

  何夕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姚廣孝要說什么了。他有些興奮,有些恐懼的說道:“你的意思是-----”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