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一百五十九章燕王雄心
  第一百五十九章燕王雄心

  自覺地為了政治利益犧牲經濟利益,這是很多中國古代政治家本能。錢并不是最重要的,效率也不是最重要的。大局與穩定才算最重要的。

  從某種角度來說,這是對的。

  畢竟,以中國這樣的體量的國家,賭國運這樣事情,是愚蠢至極的。

  其實,中國并不是沒有工業革命的基礎,很多人評價,中國古代最少有三次具備工業革命的一切條件,就是西漢全盛,宋代,還有明代。

  但是中國都與工業化擦肩而過了。

  其中,就是因為中國路徑依賴再加上大國病,形成了以農業為重心的,思想與經濟體系。加深了工業化的難度。

  就好像而今,燕王根本不知道,一個工業體系建立很難,維持也很難。甚至可以說,如果沒有足夠市場與訂單,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,何夕現在建立這事業,就好像鄭和下西洋一般,后世只能從故紙堆之中,去感嘆古人的偉大了。

  而且世界上沒有什么靜態的東西,不管什么東西,都是不進則退。何夕而今推進的技術改革什么的。一旦沒有了需求,沒有自我進化的經濟利益驅動,用不了多少年,就萎縮掉了。

  等何夕這一代人死了。估計,也只有去一些永樂大典,四庫全書之中找痕跡了。

  這是能退的嗎?

  單單燕王今天的話,何夕注定不是燕王的同路人了。

  朱元璋問道:“老四,你給我說實話,我如果將這個天下傳給你,你準備怎么做?”

  燕王心中砰砰亂跳,臉色發紅,好像喝醉酒一般,少由的情緒失控,沉默片刻,說道:“漢武帝北擊匈奴,東征朝鮮,南服百越,唐太宗征戰四方,令天下皆唐臣妾。我大明驅逐韃虜,大光天下,不能在漢唐之下,兒臣如果有幸為父皇之后,當北定匈奴,西域,南定安南,南洋,西平烏斯藏,令天下皆明臣妾,甚至深入大洋,東出美洲,令天下為明之天下。”

  燕王說的目光炯炯,這正是他的心理話。

  他不想放棄漠北戰事,是因為有仗打的。能實現燕王的雄心壯志,如果能當上皇帝就更好了。就能實現更多的雄心壯志了。

  燕王本身好武,但是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,其實也是何夕的影響。

  在何夕的經營之下,大明財政良好。如果省卻何夕很多花錢的項目。估計大明年入能到四五千萬兩之多,雖然比不上宋代全盛的時候,但已經相當不錯,甚至要比大明財政最好的時候要好,而且大明財政的上升趨勢,依然很明顯。

  甚至將來年入五六千萬兩,超過北宋最好的時候,并不是什么問題。

  錢是英雄膽。

  既然有錢,燕王自然要做一把大的。

  當然了,還有何夕對燕王的掃盲,讓燕王知道,外面的世界這么大啊。燕王自然想為中國版圖做一些貢獻了。

  朱元璋聽燕王這樣說,卻搖了搖頭,說到: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。”

  朱元璋看現在燕王,與歷史上的永樂大帝,區別不大。所以,朱元璋對燕王的評價也沒有太大的區別,那就是一將之才有余,萬乘之君不足。

  因為燕王從來沒有理解一件事情,對于中國來說,最大問題是在國內,不是在外。

  中國是東亞地區的天然霸主,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,中國是已知世界的天然霸主,一點也不夸張。

  就好像后世,美國大選從來是全世界關注,為什么?因為美國作為世界霸主,他國內的事情,從來是影響世界的。而這個道理放在大明也是一樣的。

  朱元璋其實并不反對燕王的擴張。甚至還贊同,畢竟朱元璋比燕王更知道,大航海時代的到來,在朱元璋看來,大航海時代,就是一場新的圈地運動。

  大明自然要參加的。

  但是,這一件事情并應該是為擴張而擴張。為了擴張而擴張,難免淪為窮兵黷武的下場。

  而打下來的土地,將來國力無法支持的情況下,很有可能還要吐出來。在朱元璋看來,燕王的想法,還不如何夕當初給朱元璋提出的分藩海外更重要。

  因為有了封藩海外這個國策,大明海外擴張的土地,不會輕易丟掉。

  燕王聽了朱元璋的話,心中忐忑說道:“父皇,兒臣有什么不對嗎?”

  朱元璋說道:“有空多去看看你岳父,你就知道了。真正將領,從來不熱愛戰爭,而是害怕戰爭。”

  害怕戰爭,并不是說怕上戰場,而是害怕戰爭本身,戰爭其實是最扭曲人性的存在,不管以多高尚的名義,在戰場上從來是極端殘忍的。

  不如此,是活不下來的。

  一個真正理解戰爭的將領,都會害怕戰爭這種行為,害怕戰爭極端與不可控。足球尚且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,更不要說戰爭,這個世界上最公平,競技水平最高的一種博弈了。

  即便是常勝將軍,也不敢保證自己下一場戰斗能夠勝利。

  徐達跟隨朱元璋從微末之中崛起,他是能夠理解戰敗,更是知道,大敗之后,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,但是燕王不是,作為燕王,根本沒有從小卒做起,一開始就是高級軍官,即便燕王在很多時候,與士卒同甘苦,但是燕王所理解的戰爭與士卒們所理解的戰爭,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

  朱元璋聽燕王想法,聽到很多情緒。唯獨沒有聽到憂慮與恐懼?似乎燕王從來沒有想過大敗。

  是的,朱元璋也知道,以而今大明的國力與軍力,只要不是太廢材的將領,都不可能敗,最多小挫。但是,為將之人,卻不能有這樣的想法。

  只是,朱元璋的做法,讓燕王有些摸不著頭腦了。

  不知道朱元璋是什么意思。

  是,許了他儲位?還是沒有?

  如何說是許了他儲位。好像沒有說。但是如果不是,卻讓他與徐達接觸。雖然徐達是燕王的岳父,但實際上,徐達從來與女婿保持距離。兩家的交情,不過是逢年過節派人送禮而已。更多就很少了。

  不是燕王不想親近徐家,而是徐達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  畢竟徐達身處嫌疑之地,與燕王走太近,對誰都不好。而今燕王卻有了奉旨見徐達的機會,如果將徐達拉入他的陣營,這儲位之爭,就贏了一半。

  朱元璋其實內心之中,也沒有決定。

  燕王其實不錯了,與太子相比都不算差。

  太子精通內政,對大明內部的問題更了解,威望也更高。但是為人卻不夠堅毅,最少不如燕王堅毅。如果太子處在歷史上燕王的位置上,決計不可能靖難成功的。

  但并不代表,太子比燕王弱。

  如果朱元璋統一了太子的政見,也就是徐徐圖之,一點點推進變法,太子決計做到要比燕王好。但真遇見危機了,在非生即死的緊要關頭,太子又不如燕王了。

  只是,朱元璋想要的是一個從內心里支持變法的儲君,而今的燕王從內心之中,就沒有這根弦,他看變法的角度,與看朱元璋開國以來的種種改革沒有什么區別,并不能理解變法重要性。

  燕王可以做一個不錯的皇帝,水準以上。但是卻未必會是一個能夠推行變法的皇帝。

  在朱元璋這里,不過是備選而已。

  就這樣燕王在朱元璋這里沒有得到一個答案,只能稀里糊涂的走了。燕王直接去了魏國公府,希望魏國公能給一個答案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