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大明公務員 > 第一百四十八章回家在即
  第一百四十八章回家在即

  何夕說道:“好了。這一件事情是我的錯,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,我們要回南京了。”

  “真的?”安慶公主聽了,立即高興起來。

  其實,安慶公主在遼東過得并不是舒服的。

  雖然何夕已經給了安慶公主在遼東最好的生活條件。但是遼東還是太冷了。而這個時代的取暖設施,更是遠遠不能與后世的相比。

  而且何夕對安慶公主固然很好。但是也僅僅如此而已。

  何夕忙得腳不沾地,東奔西跑就不說了。就是在遼東,還是到處視察。長時間不在家里,都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。即便他不出差,不去視察。難道就能在家里嗎?

  不。忙起來在衙門睡覺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  安慶公主不是不能承受這樣的事情。當年何夕在外,她在南京,一個人撫養孩子。心中其實并沒有什么怨言。但是遼東與南京是不一樣的。

  安慶公主在南京長大。南京是她的家。她的人際關系都在南京。更適應南京的氣候。到了遼東,沒有人說話不說,家里那一攤子事情,也弄沒有了。更不要說安慶公主還要承擔不少事情。比如安撫官員家眷。

  夫人外交,自古以來都有。

  安慶公主對這些事情,其實也很了解。

  在南京的時候,并不是沒有遇見這樣的場合。只是,她來遼東的目標不一樣。她來遼東是與丈夫相聚的,而今看來,反而是來打工的。這讓她內心之中如何舒服。

  還好有孩子在身邊。才讓她內心之中的郁結有所緩解。

  這也是安慶公主見了何夕,老是想發脾氣的原因。

  故而聽到,能回到南京。

  安慶公主豈能不歡喜。

  何夕說道:“叫上兒子,還有朱雄英。一并回京。”

  安慶公主說道;“好。”

  ——

  此刻的朱雄英一點太孫的樣子都沒有。

  他穿著一身短打,推著一臺農機,是后世常年條播機。用來播種的機械。腳上踩著一雙千層底的布鞋,上面滿是泥濘。

  他此刻推著機器,條播機在地面上推出淺淺的溝壑,然后種子順著鐵管流到地面上,后面拖著一塊木板,將地面給壓平了。

  如此一來,播種的事情,就省卻了很多功夫。

  “老師。我們造的東西怎么樣?”一群學生擠在一起,穿著單薄的衣服,衣服也談不上整潔,只能說沒有油污,身上還有不少的補丁。一個個拿著一塊木板,木板上夾著幾張紙,每一個人都拿著一些炭條,盯著朱雄英的驗收。

  朱雄英看著自己的學生們?撓撓頭。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說。

  他其實不太理解自己的位置。

  他本來在營口大學堂之中幫忙,是以學生的身份進去讀書的。但是奈何,何夕門下雖然有很多人,但是遼東攤子更大。其實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在營口學堂任職。

  無他,遼東有太多機會了。

  營口學堂怎么看都不是一個能升官很快的地方。

  國子監本質上是一個官僚預備學校,他們之中,固然有很多政治家的苗子。但是大多少人本質上是官僚。對他們也不能期望太高。

  朱雄英自己不覺得,其實他接受的是整個大明最前沿,最科學的知識體系,他很快在所有學生之中脫穎而出,擔任一部分教學任務。而營口大學在何夕的思想指引之下,很重視,科學與實踐結合。

  這個時代很多發明,其實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學知識。正因為如此,一些發明反而是工匠更容易上手。

  第一個工業革命其實是工匠推動的。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,科學家才漸漸成為主導。

  但是何夕還是想將科學體系引入,從而加快發展。

  所以,這些學生總是有一些課題的。

  而朱雄英帶這些人,他們的課題就是農業機械。

  也是何夕的政策,在遼東推廣教育。讓很多中下層百姓有了讀書的機會。

  從這些人的衣服上,就可以看到。

  每一個人的衣服看上去很臟。并不是這些人不愛整潔。而是,衣服不能勤洗。后世很多布料,洗上幾次,就會壞掉。這就是所謂的高端布料,其實在古代這才是正常狀態。

  很多布料,清洗的次數多了。就變成了爛布條了。

  而對于百姓來說,衣服是寶貴的財產。使用的時候,自然要愛惜了。有人干活的時候,要光著膀子,并不是不喜歡穿衣服,而是愛護衣服,因為人如果受傷了。劃破皮,能好。但是衣服如果扯破了。就不打好辦了。

  即便打補丁也不好看。

  這些人很多在家里都是下地種田了。所以,他們才想制造出能節省勞動的農業機械。

  只是這個舉動,讓朱雄英震撼非常。

  因為遼東地多人少。人口奇缺。一些省力的措施,都大加推行。何夕其實推行了很多農業與水利上的改進。這些朱雄英并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。他在宮里的時候,其實也跟隨馬皇后一切耕作過了。

  知道種地是怎么種的。

  比起播種辛苦,而今用這個播種的機械,要省力太多了。

  朱雄英畢竟是太孫,何夕有時間也講讓朱雄英叫到身邊,耳提面授。所以他很清楚而今遼東最大的短板。那就是糧食生產。而這一件事情,最大的問題是人力缺少。勞動力缺乏。

  對于何夕推廣機械。提倡機械。朱雄英內心之中,其實并不是太看好的。畢竟,什么有機械者必有機心之類的議論。儒家在使用機械上,其實并不持有什么正面的態度,朱雄英在讀書的時候,固然是接觸了不少何夕的思想。但是何夕過來的時候,他已經不小了。從小讀的三百千,四書五經,這些東西才朱雄英讀書的底色。

  他不可能不受到影響。

  而今日,所有的一切在朱雄英面前形成一個閉環。

  機械發展,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,而更多的人力,就能開墾更多的土地,而更多的土地,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。而機械的改進與制造,好像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。

  是的。最少在朱雄英看來,就播種機,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做好。他僅僅是看著這些學生去做而已。

  朱雄英在眼光上,是勝過這些學生的。畢竟,這些學生們或許一輩子見過的機械,大體就是一些農業機械。但是朱雄英跟著何夕,東奔西走。可是見識天下最復雜的機械了。

  朱雄英咳嗽兩聲,說道:“你們的機械有幾個問題。第一,這個犁出這個溝深淺是一樣的。但是問題是不同種子所需要的深度是不一樣,能不能調節?第二,就是制造工藝,你們應該學過,大規模生產的幾種工藝,你們自己看看,你們造出來的這東西怎么生產?是,你們之前僅僅是試驗品,我在這方面不做要求。但是現在不一樣,這方面,你們可以去請教相關的老師。記得第一要輕便,第二要省料,第三要結實。”

  下面的學生聽朱雄英如此說,不由大喜過望,說道:“多些老師。”

  他們知道,朱雄英這樣說。其實,就代表認可他們的作業。他們這一課就已經過了。

  朱雄英一擺手,讓他們走了,算是下課了。

  他也要走。一抬頭卻看見列了,何夕遠遠站著,遙遙的看著他。朱雄英立即走了過去。說道:“老師。”

  何夕說道:“看來,你在這里待的不錯,已經成為老師了。”

  朱雄英抬著頭,歪著頭,陽光斜打在臉上,有一股少年意氣,說道:“的確不錯。”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