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從平凡的世界開始當農民 > 第一百三十章 分糧
  洋槐樹,在黃土高原又被稱為救命樹。

  五月初,罐子村周圍的洋槐樹終于掛起一串串淡黃的小米苞。

  沒等開出白花,村里的婆姨已經迫不及待開始行動。她們將鐮刀綁在木棍頂端,直接將洋槐樹枝割斷,成筐成筐的槐花往家捋。

  一頓吃不完的話,還可以曬干存起來。

  村里那些碎娃們更像得了什么好生意,很多直接爬在樹干上,大把大把的洋槐花往嘴塞,啥時候填飽肚子才會下來。

  對于這些餓發急的小家伙而言,洋槐花絕對算難得的美味。

  甜甜香香的,比榆錢好吃多了。

  連王滿銀家也不例外,早上起床的時候,看糞堆旁洋槐樹上泛白,他直接綁著鐮刀割了大半筐,準備讓蘭花晚上做蒸菜吃。

  當然,王滿銀純粹圖個新鮮,村里很多人家完全是當飯。

  在利用食材這方面,罐子村婆姨們將自己的聰明發揮到極致。除了用洋槐花拌面做蒸菜外,還可以做成菜團子、菜盒、菜餅。

  甚至在開水鍋里燙一下,撒些蔥花咸鹽,再滴幾滴香油,就是一盤可口的涼菜。

  王滿銀見過毛蛋吃的高粱面菜團子,蒸熟后黑紅色,再摻和上洋槐花,那顏色簡直沒辦法用語言形容。

  不過對于村里人來說,難看無所謂,只要能吃飽就行。

  洋槐花開,意味著不少人家接下來省不少糧食,幾乎是一天三頓離不了。

  換成王滿銀這樣,絕對會吃吐了。

  一般塬上向陽坡生長的洋槐花要早開一個星期,接下來才是崖溝底的。斷斷續續,花期能持續大半個月。

  吃過洋槐花,再堅持一段時間,差不多該收豌豆扁豆了。收完扁豆收冬小麥……等吃上新糧,一年的春荒就算徹底結束。

  到夏天,田野里可以吃的東西更多了。莧菜、馬蓮菜、豬毛菜、車轱轆菜、山韭菜和野小蒜等等。

  隨便挖一筐,一家人就能對付一頓。

  再接連對付幾個月,又到收秋莊稼了。

  黃土高原的受苦人,就像他們自己種的莊稼,一茬接著一茬,頑強度過春夏秋冬。

  餓也好,吃飽也罷,始終繁衍不息。

  王滿銀家門口這株洋槐樹有瓦盆粗,不知是不是澆灌過幾次泉水的原因,今年長得特別茂盛。

  他輕松割了一大堆枝杈后,留著蘭花忙乎,自己則趕著去工地干活。

  剛到土壩上,就見王連順正滿臉興奮和人談論著什么。

  這會兒,見二隊勞力們差不多到齊,他清了清嗓子道:“大家先別干活,向你們說一個好消息,今年石圪節公社的返銷糧終于下來了。家里缺糧的,早點到會計那里報個道。不缺糧的就算了。”

  “連順叔,你不是廢話,咱們村哪家不缺糧。”

  “就是,要不是滿銀買的那點麻渣,我家上個月都斷頓了……”

  “啥時候領,咱們可要早點去,別像去年一樣,晚了領不到好糧食。”

  整個工地上的社員們沸騰起來,七嘴八舌議論著。

  原本站在人群當中的王明強張了張嘴,卻沒吭聲。他只是默默地走到一旁,耷拉著腦袋。

  返銷糧是有講究的,以他家的成分,根本沒有吃的資格。

  “都靜一靜,聽我把話說完,”見場面亂糟糟的,王連順又大聲嚷道。

  “去年因為在糧站大院排隊的事兒,有兩個村子打頭破血流。今年上邊特意交代過,不讓大家一窩蜂去糧站。以生產隊為單位把糧食領回來,然后咱們自己分。根據去年的年終結算,二隊每人可以領28斤半。有紅薯干、高粱面、麥麩,價錢也不一樣,中午放工各家商量一下要啥糧食,到富貴那里報賬。缺錢的由隊里墊付,等年終分紅再扣除……”

  王連順開會簡單利索,不喊太多口號,幾句話就把事兒定下來。

  夠不夠,三百六。

  所謂的返銷糧,其實就是按照這個標準把社員口糧補齊。

  這也是南方很多生產隊選擇瞞報糧食產量的原因之一。多報多交糧,少報少交糧,不夠還能吃到返銷糧。

  不過想做到這一點,首先要瞞過駐村干部。

  以王滿銀家的條件,自然不缺幾十斤糧食。不過他沒打算搞特殊,也隨大流報了名。

  嚴格來講,王滿銀屬于占便宜的一類人。去年他連生產隊都沒加入,根本沒有為交余糧做任何貢獻。

  因為返銷糧的事兒,大家干活氣氛熱烈了許多,一上午都在談論。

  等中午吃過飯,王富貴身旁便圍了一群人報賬。

  王滿銀無聊,便湊過去看了一下統計單。

  不出意外,大多數人選擇購買麥麩皮。因為這玩意兒最便宜,一分錢一斤。

  還有部分社員買紅薯干,一斤要八分錢,不過兩塊多錢。高粱面更貴些,一斤要一毛一分錢,選擇的人更少。

  其實返銷糧價格真不貴,不過罐子村的人節省慣了,更想買便宜的。

  王滿銀同樣選擇了麥麩皮。他們兩口子就算不吃,也可以放在家里做做樣子。

  趁早不趁晚,等統計好名單,王連順便派幾個人乘坐手扶拖拉機去糧站拉糧,王滿銀也在其中。

  結果等趕到糧站,他們才發現來的有點晚了。

  各村社員們拉著架子車,幾乎把整個糧站大院給徹底堵死。

  無奈,王富貴只得讓眾人在外邊等待,自己先拿著集體返銷糧本登記。

  王滿銀正和幾個人閑聊,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喊自己姐夫。

  “少安,你咋來了,今天沒上班?”看到來人,他有些驚訝的問。

  “我上著班哩,聽說下午糧站發放返銷糧,想著你可能會過來。”少安回答一句,沖罐子村其他人笑著打招呼。

  看小舅子的表情,王滿銀就知道有啥事兒。他給劉向陽交代了一聲,帶著對方朝遠處走去。

  “姐夫,關于新菌肥推廣的事兒,你給村里說過沒有?”沒有外人,少安直接了當說明來意。

  “早打過招呼,你們隨時可以去。倒是你這邊咋樣,能行嗎?”王滿銀又壓低聲音問。

  上次小舅子登門時,說的很明白,供銷社菌肥廠生產出來的菌種合格率很低,根本沒辦法大規模應用。

  “還行,由我去操作的話,應該問題不大。”

  “不是說需要無菌環境,很容易污染嗎?”見小舅子語氣有所變化,王滿銀好奇地問。

  “我們最近改進了流程和器材,成功率提高不少……你知道為了成功培育出穩定的菌種,我們費多少功夫。托人去縣城買瓊脂,又是定購無菌箱、硫磺。另外接種室里還要保持恒溫,里邊悶熱不透風,我一連幾個小時連軸轉,差點暈倒在里邊……”

  說起這事兒,少安悄然倒了幾句苦水。

  他的性格里天生有股不服輸的韌性,既然選擇做事,就想把事情做好。失敗了很多次后,倒是摸索了一些經驗。

  也因此,他才敢找上姐夫。

  “這不是好事兒嗎,你咋還愁眉苦臉的。”

  “按照供銷社的規劃,這東西要在各村進行推廣應用,還讓我們另外培訓處一批技術員……單單一個無菌環境,恐怕就會難倒很多人。”

  “再說大批量生產菌肥時還要用到麩皮粉餅做養料,一畝地最少十斤。哪個生產隊舍得這么用?”

  這也是少安擔心的原因之一。

  一句話,新菌肥確實屬于好技術,如果生產環境達標的話,促進糧食增產肯定沒問題。

  關鍵下邊社員的技術水平達不到,到最后費工費力,只是瞎忙乎一場。

  尤其是麩皮……這可是人吃的東西,剛剛糧站發放的返銷糧里就有。

  如果讓下邊生產隊聽到自己用麩皮做菌肥,肯定會被罵敗家子的。

  “慢慢來,爭取在我們村里搞出成果,推廣起來可能會容易一點。”王滿銀只能如此安慰。

  他來自后世,自然知道單單一個無菌環境,就不是現在農村生產隊可以做到的。

  “這個我還是有信心的,我們之前已經做過實驗,用了菌肥的植物對比效果相當明顯。”

  “那就好”

  和小舅子確認了時間后,王滿銀重新返回。

  二隊五十多戶,這次領到的返銷糧有八千多斤。

  換成往日用毛驢車拉,最少需要折騰一天。現在有手扶拖拉機,倒是方便了許多。劉向陽開著往返四趟,等天黑的時候,已經將返銷糧全部運回飼養室大院。

  得到消息的人們,沒吃飯就圍滿了整個大院。

  見這架勢,王連順沒打算留著糧食過夜,直接吩咐大家排隊領糧。

  “連順叔,我家里勞力多,飯量大,能不能多分點?聽說有村子就是按勞力分的。”沒等開分呢,王俊祥已經嚷嚷起來。

  聞言,不少勞力多的人家眼睛發亮。

  他們覺得按人頭分不公平,讓孩子多的占了大便宜。自己每天在生產隊累死累活,最后分得一樣多,實在說不過去。

  不過王連順沒有絲毫動搖,直接搖頭拒絕:“返銷糧就按人頭分,你家多分一斤,別人就少一斤。都是一個生產隊的,總不能看著人家挨餓吧?”

  沒辦法,集體的事情就是這么麻煩。尤其牽扯到糧食,吵嘴打架也是常有的。

  不過王連順盡量一碗水端平,威信不是一天豎起來的。

  此刻,盡管有人不甘心,卻也不再嚷嚷了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