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胤朝東州平安縣發現鹽場的消息,像長了翅膀一樣,很快在整個疆土傳訊開來。

  往日里也有后山村的百姓知道那里有鹽,比如經常去采硝的董獵戶。

  巖鹽與硝石經常是共存的。

  那個產鹽和硝石的石洞,還是分虎肉時董獵戶告訴何田田的。

  不過那鹽是毒鹽。

  吃了毒鹽人會頭疼、嘔吐、拉肚子,食用多了人還會變成藍灰色。

  聽說官府找到了毒鹽的脫毒之法,能使毒鹽變成可吃的鹽。

  所以后山村的鹽場才會被官府圈起來。

  何田田只聽說了平安縣的鹽場,沒有聽說鳳城遠郊的鹽場,一開始還有點奇怪,

  后來一想,便明白了。

  估計平安縣鹽場的礦藏不少,很能支撐大胤朝的鹽耗。

  加上鳳城是大胤朝的中樞。

  所以相里舜華把鳳城遠郊有鹽場的消息隱匿了起來,作為“國家底蘊”。

  同時大肆宣揚平安縣,吸引走有心之人的注意力。

  平安縣徹底熱鬧了起來。

  后山村很快由一個,除了有點小特產,其他方面平平無奇的小山村,變得炙手可熱。

  隨著大胤朝各州鹽商的到來,豆腐的名氣徹底被打響了。

  豆腐能煎,能煮,能炙烤,能燴。

  與肉在一起,有肉味。

  與魚一起燉,比魚還好吃。

  不同的菜肴和豆腐碰撞,會有不同的滋味。

  很多鹽商吃到豆腐后,都稱贊它的美味。

  何田田不在,周村長和二妹、四妹商議,把豆腐坊擴建。

  資金不是問題,四妹手里,有何田田留下來的好幾百兩。

  豆腐坊院子里,添了五副石磨,搭了多處草棚,增加了許多人手。

  周村長的大兒子周仁杰專門負責管理豆腐坊,同時協助父親與外來商販談生意。

  二兒子周仁懷負責到平安縣附近各處采購黃豆。

  豆腐坊白天黑夜不停地磨豆漿,制造豆腐。

  鮮豆腐固然好吃,但不易保存。

  豆腐乳、臭豆腐、腐竹、豆皮等很快供不應求。

  還有何家的豆瓣醬。

  最受歡迎的是豆腐乳和豆瓣醬。

  這兩樣東西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鹽制作。

  一些小的鹽商,搶不到多的鹽引,就把算盤打在了此二種東西上。

  這兩樣東西,買再多,也不算販鹽。

  懂得都懂。

  豆腐乳和豆瓣醬的價格很快被炒了上去,翻了好幾翻。

  眼看家中存貨告罄,何田田來信了。

  她的信是悄悄跟著相里舜華給軍隊的圣旨走的,所以到的極快。

  何田田一早料到,會有人買豆腐乳豆瓣醬,鉆售鹽的空子。

  所以信中不僅把豆腐乳和豆瓣醬的詳細制作過程寫下,還囑咐四妹,可從何氏族人中,挑選可靠老實的輔助她。

  何家側院中專門開辟了一大塊地,用來制醬曬醬。

  側院一溜屋子也派上了用場,捂醬,制作豆腐乳,就在屋中進行。

  訂豆瓣醬和豆腐乳的商販都派到三個月后拿東西了。

  四妹一再說明做不出來。

  小商販們表示,他們可以等,只要肯給量,一年半載也等。

  隨著生意的擴大,家中存放的食鹽日益減少。

  在四妹發愁家中食鹽存量即將告罄時,平安縣鹽官親自登門送來了鹽引。

  大胤朝鹽引分十綱,每綱鹽引為二十萬引,每引折鹽三百斤。

  鹽官給了何家二十引。

  其中十引為“金引”。

  金引,顧名思義,是金子做的鹽引憑證。

  此引是國君相里舜華專門為何家準備的。

  他承諾,只要大胤朝存在一日,金引便一日有效。

  通俗地說,無論過去多少年,只要相里家任國君,何家就能每年至少從鹽礦場里獲得三千斤食鹽的售賣權。

  世襲罔替。

  這個恩典幾乎保證了何家以后的榮華富貴,不可謂不大。

  此事在何田田的授意下并沒有聲張。

  大胤朝百姓只知道,后土娘娘受天感召,不忍百姓無鹽所食之苦,創造了毒鹽脫毒法。

  使大胤朝的百姓有鹽可食,不再煮醋布補充鹽分。

  發現鹽場,發現毒鹽脫毒之法,何田田再次受到嘉獎。

  她的稱號也由鄉君,變成了縣主,又被獎勵了百頃土地。

  只是其中四頃給了鳳城郊區的莊子。

  其他同上次一樣,依然等何田田回平安縣了,從山里劃片。

  相里舜華振振有詞:

  “大胤朝良田有效,不能都歸了士這一階層。

  你身為縣主,又是百姓愛戴的后土娘娘,更要以身作則。”

  不過他也承諾,將來如果有機會,比如哪個權貴世家被連根拔起后,會從中撥一部分良田,給何田田作為補償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