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八戒小說網 > 北雄 > 460.第460章 襲擾
    按照并代軍旅既定的節奏,戰事的序曲往往都是由震天動地的馬蹄聲和漫天煙塵來奏響,這一戰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午后的陽光照在大地上,讓行進中的唐軍感到了些慵懶。

    不知道什么時候,一直若隱若現跟隨在大軍后軍周圍的敵軍斥候已經銷聲匿跡,讓大軍士卒感覺到了些不適。

    可惜,他們之前經歷的那些戰事,并不足以讓他們察覺危險的到來。

    而任何作戰經驗豐富的領兵將領,都不會忽略這種反常的跡象,兩個關西將領立即派人上報裴寂,并同時派出了斥候向周遭探查,而且,命令麾下將士隨時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攻。

    同樣可惜,他們并非大軍統帥,一來一回許多的時間都浪費是口水之上了。

    而且,龐大臃腫的后軍,反應也是令人絕望的遲緩。

    當煙塵在遠處彌漫開來,馬蹄聲已是隱約可聞的時候,唐軍后軍好像才驚醒了過來。

    外圍唐軍在將領聲嘶力竭的呼喝聲中,勉強停住了腳步,舉起盾牌,架起長槍,護住大軍側翼。

    即便是李神通已經反復告誡麾下眾將,要提防敵軍偷襲,并作出了很多的安排,尤其是在行軍速度上,一直按住腳步,沒有快速急進,將大軍拉開。

    可安排的再好,也不能改變唐軍隊列太多臃腫,反應遲緩,以及唐軍各部戰力參差不齊的事實。

    臨戰之際,若唐軍有整軍備戰的機會,這種缺點可以用雄厚的兵力來掩蓋。

    可他們面對的敵人卻是最為擅長運動作戰的并代鐵騎,那么唐軍諸般缺點在這種酷似遭遇戰當中,也就表露的越發明顯了。

    陣列不齊,各軍之間缺乏起碼的默契,紛亂好像傳染一樣開始在唐軍側翼向整個大軍蔓延。

    好像只一刻之間,各種嘈雜的聲音匯聚在一起便已響徹天際。

    當然,早有準備的唐軍不會還沒見到敵人的身影,就陷入混亂之中,這只是他們第一次受襲,讓還沒怎么進入戰爭節奏的唐軍有所慌亂而已。

    其實這個時候,最為驚慌的不是唐軍將士,而是本應該帶領他們作戰的主將裴寂。

    什么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,什么臨陣從容,指揮若定,這個時候都已離裴寂遠去了,之前做的那些心理準備,一點用處也沒有。

    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該干什么,在敵人到來之際又該下怎樣的命令。

    耳朵中聽到的那些請令的聲音,更是讓他手足無措,十余萬大軍環繞左右,還未接戰,軍中主將竟然慌了神兒……

    當然,也沒什么奇怪的地方,文人領兵,不外如是。

    裴寂也算是當年隨軍南下攻取長安的功臣,受封更在眾將之上,可話說回來了,這些和軍功一點關系都沒有。

    他的官職得來,有一半是人情兒,一半則是太原擁立之功,他若是深有計謀而又能征慣戰,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人不服了,劉文靜也就不敢在他面前屢屢挑釁。

    可以說,初戰之際,唐軍后軍表現之糟糕,幾乎無法言表。

    缺乏中軍有效智慧的唐軍,差不多就是各自為戰,好在李神通安排的還算細致,沒將后軍整個側翼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,不然的話,這一戰數千并代鐵騎可能就要創造一個戰場上的奇跡了。

    騎兵來的飛快,伴隨著悶雷般的馬蹄聲,一隊隊并代騎卒縱馬而來,到了近處,稍稍調轉方向,在唐軍側翼不遠處劃過。

    他們彎弓搭箭,隨即弓弦的嗡鳴聲便在震天動地的馬蹄聲中響做一片,箭雨如蝗,黑壓壓的升上天空。

    “舉盾,舉盾,不要動,不要動。”

    “弓箭手準備,弓箭手準備……”

    此起彼伏的聲音在唐軍中不斷響起,卻差不多都淹沒在馬蹄聲以及各種嘈雜的聲音當中。

    箭矢雨點般落下,打的盾牌叮當作響,箭矢入肉的噗噗聲隨即連綿響起,成片的唐軍栽倒在地,慘叫聲一瞬間便大了起來。

    不再有唇槍舌劍,不再有陰謀詭計。

    并代騎兵用最為殘酷也最為直接粗暴的方式,干干脆脆的拉開了戰爭的序幕。

    攻擊是波浪式的,幾乎沒有任何的間斷。

    數千并代騎兵排成數列,從唐軍側翼連續疾馳而過,箭矢不斷升上天空,像一場纏綿的春雨般在唐軍頭頂上下個不停。

    可景象是令人驚悚的,唐軍為之前的紛亂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,舉盾并不及時,盾牌遮擋也不嚴密。

    猬集在一處的唐軍士卒像被風吹過的麥田一樣,一片片栽倒下去,鮮血在幾刻之后,便染紅了他們腳下的土地。

     p; 當數千騎兵掠過,唐軍后軍側翼劃出了一條清晰的線條,那里倒臥著無數的尸體,受傷的人在拼命嚎呼,活著的人死死握住盾牌,頂在頭上瑟瑟發抖。

    而這也只是開端,戰事一旦拉開序幕,就不會再停下來了……

    李破給予了騎兵將領們最大的自主權,而率領著數千騎兵負責騷擾唐軍后軍,并截斷唐軍糧道。

    而一心想要立下功勛的薛萬徹,需要用完美的一戰來體現自己的領兵才能,那么還有比殺傷更多的敵軍更好的選擇嗎?

    圈馬而回的并代騎兵,再次用騎兵特有的方式,急速掠過唐軍側翼,將之前的一切重演了一遍。

    這一次,唐軍陣中終于稀稀拉拉的射出了箭矢作為回應,幾個倒霉的家伙被射中了戰馬,卻只有一人被同伴縱馬撞的骨斷筋折,其余幾個從地上翻滾而起,順手拉住同袍的手臂,翻身便竄上了馬背。

    這是足以令很多人絕望的嫻熟馬術,戰爭當中保命的絕活兒。

    兩番過后,唐軍在經受了第一波傷亡之后,好像終于清醒了過來,將領們努力的控制著軍卒,讓他們上前補上空位,將盾牌豎的密集了起來。

    弓箭手也在不住遷移,準備給敵人造成殺傷。

    步軍和騎兵的較量,終于走上了正軌,可見,唐軍并非什么軟柿子,而區區數千騎兵,也不可能輕易撼動唐軍軍陣。

    這年頭的軍旅,和平常時節的不一樣,而且,他們也有著頗為嚴明的軍紀作為約束,雖然主將無能了些,可他們畢竟不是一觸即潰的亂軍。

    而這一場襲擾戰,從午后開始,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,唐軍的傷亡終于變小了起來,騎兵的傷亡開始增多。

    如今對付騎兵的利器,除了堅城和同樣的騎兵之外,恐怕就數弓箭手了。

    箭矢在天空往來飛舞,人喊馬嘶,煙塵蔽日。

    并代騎兵分散開來,如同狼群一般在唐軍后軍逡巡,一旦哪里產生空隙,立即便會沖上來撕咬一番,然后仗著戰馬之利,迅速遠去,絲毫不給唐軍太多殺傷他們的機會。

    這不算是一次經典的襲擾作戰,因為唐軍幾乎沒有糧道被斷之憂,糧草輜重其實也都被護在大軍之中。

    可并代騎兵在薛萬徹指揮之下,還是對唐軍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,追追不上,和這些騎兵對射,又占不了什么便宜。

    整個后軍,十余萬人,漸漸全部停住了腳步。

    大軍中軍和另外一側的人們,都在緊張的注視著喊殺連天的東邊兒外圍,可除了煙塵之外,什么都看不到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李神通派了人來詢問戰況。

    這一問可好,本來只是想知道后軍遇敵的情形,并無任何責怪之意,裴寂卻是急了,之前大腦一片空白的他,在知道敵軍只數千眾,并非大隊人馬后,心中稍安之外,也有些羞慚。

    再被李神通派人來一問,終于有點惱羞成怒,下了一個非常愚蠢的命令。

    他令大軍之中三千騎兵出戰,和步軍配合擊潰來襲敵軍。

    如果唐軍足夠精銳,這并不算一個荒唐的軍令,可唐軍騎軍自詡能戰不假,但和并代鐵騎比起來,呵呵……

    三千唐軍騎兵本就在中軍右翼,其實也是為防備敵軍襲擾所設,這會從側翼出兵,倒也不費多大功夫。

    三千騎兵統兵的是原絳郡郡尉劉玄應,后改任絳州司馬參軍,可以說是地道的裴氏門下。

    能領三千騎兵,這個身份幾乎必不可少,至于能不能領兵沖殺,那也不用懷疑,畢竟他也是一郡軍事長官。

    可你要說他多有才干,又有多少率領騎兵征伐的經驗,那也是胡扯。

    真正的騎兵將領只會也只能誕生于邊地,如今除了并代兩州之外,其實也就剩下西北了。

    一直呆在絳州為裴氏看門守戶的他,和李破麾下那些殺出來的騎兵將領們相比,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之內。

    三千騎軍出側翼,幾乎正中薛萬徹下懷。

    這就好像正瞌睡,你就給送過來一個枕頭一樣。

    其實根本不用薛萬徹下令,首當其沖的史大立即率兵后撤,遠離唐軍側翼,這個出身馬邑獵戶的大隋府兵,此時已經在連番的戰事當中,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騎兵將領。

    可見,一個人的經歷才是一個人有所成就的關鍵因素,很多時候,天賦這個東西都要排在后面。

    如果此時各領一千騎兵進行廝殺較量,就算后來人口口相傳的那些英雄豪杰,差不多都得被史大摘了腦袋下來。

    像劉玄應這樣的,更是不在話下,史大本能的反應就是引這數千騎兵追出來再說。

    (月票月票)